3月21日,杨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大会在我校举行。我校党委副书记刘瑞明出席并讲话。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杨钊,陕西法制网总编辑姚启明,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协会会长张建安,杨凌示范区文联主席、作家贺绪林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樊志民、王征兵,杨凌诗词学会会长牛宏泰,杨凌民俗学会会长左文革,我校旅游与管理学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参加成立大会。
会议汇报了协会筹备工作情况,宣读了协会成立批复文件和第一届领导机构名单,举行了授牌仪式和非遗基地合作签约仪式。会上,我校旅游与管理学院院长王红相当选协会首任会长,旅游与管理学院教师党娜,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教师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吴文军当选副会长。旅游与管理学院与杨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将在非遗学术研究、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。
刘瑞明在讲话中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,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。他表示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,作为扎根杨凌办学发展90年的涉农高职院校,挖掘整理、传承推广杨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赓续民族血脉,构筑精神家园,是学校的职责使命所在。他希望,协会成立后,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广泛团结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,进一步整合资源,优势互补;要加强宣传教育,推动保护传承发展,不断壮大非遗传承队伍;要加强守正创新,营造良好发展氛围。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,创新非遗传播方式,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杨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将带领全体成员,积极致力于杨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、保护、传承与创新,重点开展非遗数字化档案建设、传承人培训及“非遗进校园”等品牌活动,搭建资源共享平台,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,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。
据了解,杨凌现有各级非遗项目34项,涵盖传统技艺、民俗、民间文学等多个类别。杨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成立,标志着杨凌非遗保护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,将为守护文化根脉、赓续文明薪火注入新的活力。
(文/旅游与管理学院 党娜 责编/张唯莎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