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3日至15日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。学校获职教赛道全国金奖3项、银奖1项,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全国银奖1项,金奖总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。
其中,《氘维计划--基于酶催化的氘代维生素A国产原料领跑者》《点脂成金——鼠李糖脂技术引领绿色产业变革》《璇枢安全——新一代主动防御解决方案》3个项目获职教赛道全国金奖。《芯牧优生——驱动山羊精准繁育技术产业化应用》获职教赛道全国银奖;《菌果共生 立体生金——林下新质生产力助力秦巴山区乡村振兴》获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全国银奖。
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)创办于2015年。大赛成绩已成为学校“双高”建设、职业本科建设的重要指标。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,郑州大学、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,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、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。
自大赛启动以来,学校高度重视,将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、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,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、推进会、动员会等推动具体工作开展。2025年期间,我校共有1598个项目参赛,近7000人次参加,覆盖各专业、各年级,形成了“人人敢创新、个个能创造”的浓厚氛围。7月份的陕西赛区复赛中,我校共获金奖15项,银奖17项,铜奖21项,金奖数量和获奖数量均位列陕西高职前列。
在持续一年的备赛过程中,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“专业教师+校内导师+校外专家+产业导师”的多元指导体系,全年开展多轮次项目训练营,通过“金种子培育—学院推荐—校赛选拔—专家打磨—实战模拟”四级备赛流程,实现项目从“创意萌芽”到“国赛突围”的全周期赋能。同时,创新推出“创新创业项目成熟度量化”考核机制,将专业优势、科研资源与平台支撑深度转化为育人实效。
站在新起点上,创新创业学院将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,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需求对接,为培养更多“敢闯会创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。
(文/产教融合处 周磊 责编/张唯莎)

学校参赛团队合影

《氘维计划--基于酶催化的氘代维生素A国产原料领跑者》项目师生团队

《点脂成金——鼠李糖脂技术引领绿色产业变革》项目师生团队

《璇枢安全——新一代主动防御解决方案》项目师生团队

《芯牧优生——驱动山羊精准繁育技术产业化应用》项目师生团队

《菌果共生 立体生金——林下新质生产力助力秦巴山区乡村振兴》项目团队